“以美育人”根脉的传承

期次:第129期   

学生艺术实践排练

郭超老师突出“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在过程中全面引入“三全育人”的工作思路,强化“课程思政”的效能。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多年来探索推进“特色文化名片”对美育的课程建设和对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努力践行“有温度的美育课堂”,开设了以“红色文化”“福文化”“侯官文化”为特色文化的美育课程,逐渐探索出合适我校应用型学科特色的美育课程教学模式,自编开发教材《红色音乐赏析》获得了校精品教材立项,撰写的教学改革案例《传承红色文化,创新美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美育的实践路径》分别获得福建省第六届、第七届高校美育优秀改革创新案例,项目《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美育实践路径研究——以福建江夏学院三张文化名片融入为例》获得2023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重大立项。

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发挥艺术课程的特性,让学生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培育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红色文化课程的教学中解读各个时期经典的音乐、文学及影视作品,挖掘和研究红色文化中具有的优秀思想与革命精神,牢固树立学生“爱国情怀”的价值观。主讲的课程《音乐美学概论》获得2023年福建江夏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创建课堂聆听与审美互动,通过背景知识、演唱演奏、作品结构、实践运用等不同层面深入教学;强化审美分析,在理论上结合美学概念的基础,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学生课堂实践,调动与鼓励学生的演唱与创作,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美育实践团队,指导撰写的《西江夏月大学生原创唱片集》入选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我把家乡唱给你听——福文化歌曲项目推广》入选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项目;扩充课外资源,借助我校丰富的学生社团与校外的实践基地与演出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我省的美育展演品牌项目—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福建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其中歌曲《那年的相约》获二等奖、《江夏时光》获三等奖、《声影》获三等奖、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