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网格” 引领“大普法”

——法学院打造“网格+普法”新模式

期次:第128期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法学专业学生是国家未来持续推动法治建设的生力军,更应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投身普法工作,为法治建设注入新时代活力。

法学院按照“四自”和网格化工作要求,创新打造“网格+普法”模式,以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为抓手,有效构建起“一张网、全覆盖、无缝隙、零距离”的普法工作格局,积极引导同学参与,构建常态化普法机制,积极营造遵纪守法、办事依法、遇事用法的法治校园氛围,提高普法质量,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

加强社团联动 构建网格化格局

首先,落实网格化思维。为加强校园法治建设,法学院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法治宣传教育的特点与要求,借助网格化管理开展法治宣传、普法服务,全网格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将法学院法治宣传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通过点对点靶向精准宣传,推动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化、常态化,不断提升师生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其次,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社团联动,以法学专业特色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学院按照学院领导与带队老师为一级、社团牵头为二级、校广大学生为三级划分网格体系。依托现有的青年志愿者协会、青锋法制宣传团、法律援助站等社团完善二级平台,组成一批普法网格员,职责分明,不仅有普法志愿者,也有法律明白人。以网格为单位,让每个网格区域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让人在网中走,法在格中普。将法治宣传、普法服务、法律援助等法治校园建设事项全面纳入清单,做到网格普法“责任清、任务明”。最后,扩大网格普法覆盖面。充实壮大网格力量是着力宣传法治化、扩大网格普法覆盖面的重点之一,将法学院的法治宣传服务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合互促,让法学院网格员更多地与社区居民打交道,让更多居民吸纳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通过网格员主动靠前,走进同学与居民,开展“零距离”服务,不断扩大网格面,让法治宣传工作走进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居民,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网格化普法宣传。

实施网格化普法 开展多元化宣传

激活普法的“末梢神经”,把网格员用起来,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多样化法治宣传。线上宣传方面,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各种服务平台和新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实现“线上”普法服务。对近期学校、学院举办的有关普法宣传活动进行及时转发和报道,每天发送一个普法小常识,让在校生能够多了解一点身边的法律知识。如果学生们遇到紧急的问题,也可通过法治微信群及时联系,提出了自己对法律的相关疑惑,工作人员和老师也会耐心进行一对一细致讲解,让学生们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线下则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加强法治专业教育,老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发挥各有关课程在法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不断提升同学们的法治素养。同时,在校园内张贴“上好法治校园宣传课”、充实校园法律宣传栏”等普法海报,利用校园“普法宣传栏”进行普法宣传工作,定期更换法治宣传内容、进行普法宣传,并根据不同时段、不同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此外,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讲座、法治实践基地参观、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如《民法典》宣讲会、南通事务所普法活动、模拟法庭等。此类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过程中增强法制观念,又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强化自我教育。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取得了1+1>2的双赢效果,牢固树立“人人普法,人人有责”的意识,使法治校园建设深入人心。

增强校内外联动 打造网格化普法实践阵地

法学院着力于推动普法活动与网格化结合发展,在校内开展蒲公英普法志愿活动、宪法宣传周等法律宣传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律精神。一方面通过组织普法志愿者的方式,依托现有的青年志愿者协会、青锋法制宣传团、法律援助站等平台,以网格为单位,将法治宣传、普法服务、法律援助,通过网格员以多渠道、多角度向受众传达。另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策划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如法律拼诗比赛、法律援助服务日、宪法小品朗诵、普法情景剧等来传递法律知识,使法治教育生动有趣、法律精神深入人心。在校外,积极策划假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同学们深入广大农村腹地,鼓励志愿者与当地村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法律需求,收集问题和建议,面对面提供法律咨询,为后续的活动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服务。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一系列大型活动,参加福建省司法厅联合21家普法共建单位在福州市冶山春秋园举办的“服务大局,服务民生——蒲公英在普法”2023年福建省“宪法宣传周”公益性普法活动,向群众发放宪法等法律书籍和“蒲公英”普法宣传册,现场还有律师、公证员、心理咨询师提供解答咨询服务。此外,走进社区,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法律问题,开展普法服务,坚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由青锋法制宣传团对接南通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服务,并组织网格员和南通司法所联合策划具体活动方案,及时准确对焦矫正主题,招募志愿者进行主题讲解,由专业人士审核后,对广大社区居民、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普法宣传,真正做到聚焦法律援助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通过联合社区、企业将法律援助的资源与需求相结合,实现了对更广泛人群的服务。通过这一系列校外活动成功打破了校园边界,将法律知识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

今后,法学院将继续鼓励、支持普法网格员坚持问题导向,依托网格化普法实践基地,实现普法服务的长期化、精准化、规范化,使得网格化普法从“维度”向“精度”对接、由“广度”往“深度”延伸。利用“小网格”打通“大普法”的任督二脉,让法治教育在学校网格中“生根发芽”,真正做到促进法治观念的普及、提升学生法治素养。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