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浪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谈起

期次:第61期   

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它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所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地为其全面而彻底的解放提供源源不绝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这面大旗的感召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思想解放和革命斗争中去, 既而燃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熊熊火焰, 传遍全世界。 直到今天, 这场伟大革命的步伐依然在继续, 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依然在征程中。

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围绕着探讨无产阶级以及人类解放这一主题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尽管历史发展风云变幻, 但是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和美好价值永远不会被否定和改变。21世纪的今天虽然已不再是火热激情的革命年代,然而时代主题的转换依然要求我们要对形势保持高度的清醒,要对人类解放的崇高使命有着全新的认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虽然当前的时代特征非常吻合年轻人喜好追逐新鲜事物和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但由于自身认识能力的不足, 容易陷入以下几个认识误区:

一是将“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把西方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历史的维度来看, 全球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其中也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明的烙印,无论是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文化,还是二战结束以后兴起的各种现代思想文化潮流, 都是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 西方文明成为了全球化时代政治、 经济、文化秩序的输出者, 因此, 它们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 “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其文化都受到了非常剧烈的冲击, 导致各自的传统文化受到不同层次的损害。在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震撼下,人们反而会觉着许多传统的东西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并以跟紧时代潮流而沾沾自喜。因此许多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就全盘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所输送出的价值观,许多传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就被淡化甚至被抛弃。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体系,绝不是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国家处于附属地位这样一种不平等的状态。只有各个民族国家按照协商、 交流、 合作、 双赢等平等博弈原则共同建构起这样一个世界体系, 其中的各个民族国家才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因此, 全球化必须是各民族国家共同参与的结果, 而不应该是少数国家借以推行自身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过程。

二是将对物质的追求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成为了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的俘虏。在过去数百年的时间里,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世界改造成一个生产型的社会, 人成为生产的奴隶。 时至今日, 它们又以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等为支撑,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产品和服务的大市场, 把世界改造成一个消费型的社会, 人又变成了消费的俘虏。

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始终处于感性的物质生活之中; 人是社会的人,始终处于社会关系之中; 人是实践的人,始终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 因此,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也会不断的自我完善。 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该是人终极的诉求。 而资本主义带来的却是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 人受制于自己的产品。 时至今日,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 人逐渐变成物质产品的附庸, 丧失了主体所应有的独立和反思的精神。 可以说, 消费社会正是从人的本性的内部进一步瓦解着人的本质。

消费社会对于年轻人而言,充满着无尽的诱惑和快感。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应接不暇的促销手段无时无刻不在撩拨年经人激动的神经。在这个消费为王的年代, “我买故我在” 成为了人展示自身价值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购买能力的大小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很多媒体总是在渲染和传播这样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这就让很多年轻人陷入迷茫,并最终丧失了自我,堕落成为了商品的奴隶。

近200年来世界全球化的演化趋势,大体上符合了当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体系前景的判断。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本质的揭示和批判依旧那么犀利和具有前瞻性。 在全球化及消费社会来临的今天,实现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的诉求依然任重而道远。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我们既是历史的亲历者, 同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有充足的勇气来冲破历史的迷失, 同时又要有相当的智慧来克服自身的缺陷, 让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的普罗米修斯之火能够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