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在故乡

期次:第38期   
  故乡对于我来说,其实算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大抵从上小学起,就迁往隔壁县城祖父任教的实验小学,之后就一直求学在外。若不是几年前因家族重修族谱随父亲回了趟祖宅,怕是要鬓毛衰白才会再踏上沙县那片故土了。但不论离开故乡多远多久,那从记事起就心头印刻的麸色、酱香、古早味却永远不会被冲淡。
  大约和我离开故乡的同时,“沙县小吃”也前后东渡西赴,南漂北上,如今已花开遍地,在冰天雪地的松花江畔,在四季如春的香格里拉,在车水马龙的上海,在空阔辽远的拉萨都能看到那熟悉的招牌。然而这些铺子大都入乡随俗,烹调的食物依着当地人的口味。我尝过大大小小上百家沙县小吃,除了那拌面里的花生酱还有些许共通,其余却是一点都找不着故乡的味道,可是事实上,在沙县本地拌面都是少吃的,至于蒸饺之类的更不知为何物。我常向友人提起此事,与他们描述地道的沙县小吃是如何如何,每每勾起他们一尝究竟的“求知欲”,可惜并不是每个沙县人都会做沙县小吃,比如我。
  与我的愚笨不同,父亲在料理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印象里每逢出门赴宴,但凡酒桌上有几道令众人拍案叫绝的招牌菜,父亲都会细细品味,隔天便能在家里依样画葫芦,色香味俱八九不离十。但如父亲这般天赋却也有不能复制的美味,这便是故乡的豆豉油。沙县的豆豉油是一种独立的调味料,沙县人料理时将豆豉油、鱼露、酱油等等区分的轻轻楚楚,不可相混,我在北方住过一段时间,发现他们都统称酱油,却是不同。豆豉油是沙县酱油厂的秘方酿制,甘而不哝,咸而不减,清而不淡,油而不腻,但因保存时间极短,因此在沙县以外极难品尝到,可偏偏沙县小吃中的几样主角烧麦、豆干、米冻皮都是需要搭配豆豉油才能完美的将小吃的美味呈现出来。如今人们大都以为沙县小吃就是拌面、蒸饺之流,原因于此。
  和独特的豆豉油最为相配的,就是独特的沙县烧麦。不同与京津的肉馅烧麦、江浙的糯米烧麦和广州的虾仁烧麦,沙县烧麦自成一家。据载,沙县烧麦起源于宋元时期山西太原,古称“稍梅”,因收口处褶皱簇拥,形似梅花故名,后语音变易称为烧麦。沙县烧麦表皮吹弹可破,晶莹剔透,出笼时一个个小巧玲珑,圆滚滚似明珠一般。烧麦馅料以粉丝为主,辅以肉丁、笋丁、香菇丁等等,各家略有不同,以府前广场的佳兰烧麦最为闻名遐迩。记得幼时每日早起便跟着伯公穿堂过巷到佳兰烧麦吃早点,往往要排上一会的队才有位置就座,一盘烧麦,一碟豆豉油,一碗烫嘴豆腐汤,鲜香滑爽便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曾有闽诗云:
  秦晋北食古,闽中麦初黄。水晶皮莹亮,银粉陷脂香。笼揭氤氲漫,气飘味悠长。豉油食不忘,岂叹世路难。
  还有一样小吃也是沙县小吃中不得不提的,不同于烧麦因为豆豉油受限而不能外传,这样小吃虽然传出去了名字,但却没能传出手艺,这便是扁肉。不叫馄饨,不叫云吞,不叫抄手,却称作扁肉,单就在这个肉字上。扁肉馅选用生猪后腿瘦肉,去筋去膘,在案板上用木槌锤为细腻的肉泥,这又与福州的肉燕有共通之处,但和肉泥时又再加入碱水,这样做出来的扁肉,韧而有劲,柔软滑润。包好的扁肉又有不同的做法,炝扁肉、炸扁肉、拌扁肉、扁肉汤等等20余种做法,因而其中手艺复杂不可名状,使得传承耗时长,即使沙县城中字号最老的百年老店庙门扁肉,也仅在市里开了两家分店,其余自不必说。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李纲曾作诗称赞沙县扁肉:
  这就是故乡的味道。家常,亲切,却悠远,令人感怀!(13级金融保险2班 王晨捷)